新疆哈密:高手云集 “赛乃姆”精彩上演!

巴音郭楞 更新于:2025-02-21 13:57
  • 淡谈的烟草味64
    2月16日16时,哈密文化馆剧场内热闹非凡,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——“赛乃姆”哈密交流展示展演活动在此举行。

  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——“赛乃姆”哈密交流展示展演活动现场,8支参演队伍亮相舞台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耀振摄

    活动由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,哈密市文博院、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,哈密市文化馆、伊州区文化馆协办。来自和田、伊犁、库车、且末、若羌、库尔勒、莎车、哈密五堡的8支队伍,共200多名成员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,齐聚一堂,带来了一场极具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情的舞蹈盛宴。

    展演中,各支队伍依序登台。伊犁“赛乃姆”动作潇洒豪放,融入了当地多元民族舞蹈的风格,舞者们脚步轻快利落,在舞台上自由穿梭,不时出现戛然静止和幽默风趣的小动作,引得台下观众笑声连连、掌声不断;库车“赛乃姆”更多保留了汉唐龟兹舞蹈中的“弹指”“弄目”“摇头”“跷脚”等古老元素,舞者们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,仿佛将千年前的龟兹乐舞盛景重现在观众眼前;哈密五堡“赛乃姆”则具有鲜明的本地特色,其音乐节奏舒缓、舞蹈动作稳重,手腕基本呈半握拳式在头上左右摆动,单步较多,尽显端庄大气。

    表演现场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耀振摄

    表演现场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耀振摄

    表演现场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耀振摄

    表演现场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耀振摄

    表演现场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耀振摄

    和田地区于田县文化馆干部萨代提罕·吾甫尔说:“很高兴来到哈密参加此次交流展演,我们带来的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——和田‘赛乃姆’,舞蹈元素加入了和田特产玫瑰花、大芸,还有核桃及民俗仪式,表达了农牧民对丰收及对和谐家庭的热爱。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活动,能够帮助‘赛乃姆’传承和发扬光大。”

  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“赛乃姆”非遗传承人祖力乎马尔·吾提库尔说:“我们带来的且末‘赛乃姆’融入了当地的山歌元素,展示了农牧民热情奔放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。这次展演我们收获很大,看到各地不同的‘赛乃姆’作品非常激动,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,我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。”

    活动现场,观众们沉浸在“赛乃姆”的独特韵律中,不少人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。

    市民赵丽萍说:“第一次带孩子来到家门口的文化馆剧场欣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——‘赛乃姆’,感谢来自全疆的非遗代表人让我和孩子‘品尝’到不一样的文化大餐。”

    市民帕提古丽·卡哈尔说:“在家门口看到这样一场文化盛宴,很高兴。展现了新疆各民族大团结的和谐画卷。哈密‘赛乃姆’里面有很多汉族演员,跳得非常好,让我觉得挺震撼的。”

    作为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,“赛乃姆”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其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,在漫长岁月中融合多元文化元素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。近年来,哈密市始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文化润疆的重要抓手,为保障哈密“赛乃姆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,使这一非遗代表性项目焕发出新活力。

  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——赛乃姆哈密交流展示展演活动现场。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耀振摄

    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葛玉敏告诉记者,中心通过举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“赛乃姆”的传承人培训班,可依托“群众春晚”“中原文化哈密行”等活动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群众参与焕发新活力,推动“赛乃姆”从乡村舞台走向全国视野。

    “今天的展演,来自全疆的非遗传承人们齐聚一堂,不仅是为了展示‘赛乃姆’的独特韵味,更是以乐会友,在丝路古道的交汇点上谱写新时代的文化交融乐章。我们将通过此次展演,持续挖掘基层文艺人才,扶持群众自编自演,让‘赛乃姆’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。”葛玉敏说。

    文 | 哈密融媒体中心记者 邢亚丽 帕哈尔江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